觀點高拯坤 2022-01-04 10:21:24 來源:中國房地產網
??2021年,房地產行業經歷了最為復雜與嚴峻的考驗。從融資到供地,再到預售資金監管和二手房參考價等,全方位無死角的調控政策已經深刻影響到房地產行業未來的走向。
??回顧這即將過去的一年,截至11月底,全國各省市已經發布調控政策超450次,70個大中城市中,59城新房價格環比下跌,63城二手房價格下跌。多重因素影響下,樓市過冷風險凸顯,房企流動性壓力進一步加大,還有不少房企陷入漫長的“寒冬期”。
??面對劇烈的行業變動,房企們采取了哪些手段與措施破局?對于即將到來的2022年,房企們有哪些新思考,做了哪些準備?年末歲初之際,中國房地產報記者約訪到藍綠雙城控股集團董事長曹舟南。
??作為房地產服務行業先行者,藍綠雙城立志要成為中國的第一家“鐵獅門”,曹舟南亦是房地產行業的執牛耳者,敢想、善做,也果敢決斷。這一年,曹舟南帶領藍綠雙城在業務模式、內部管理、組織架構與產品服務創新上做出了一系列改變與調整,以進一步契合行業發展。
??在曹舟南看來,圍繞“房住不炒”定位,未來5年“行業整頓”的主基調不會改變,但政策上會有階段性的局部調緩。市場將呈現存量、變量與增量共存。房企要從“大開發”轉向“大服務”,放下“杠桿邏輯”,轉向“實業邏輯”。
??他希望,金融機構及投資人應更關注房企的真實發展質量,客觀評價房地產項目的風險收益預期,積極擴大股權投資比例,引進專業第三方機構參與,以專業協同的方式防范與化解風險。
??規則正在重構
??中國房地產報:2021年是房地產行業的大分水嶺,這一年走過來,你感觸最深的有哪些事情?
??曹舟南:一是行業方向堅定。在“房住不炒”的堅定導向和政策定力下,圍繞產品居住屬性提升產品品質和服務品質,消退“金融載體”“投資產品”的附加屬性,雖階段性有緩沖性動作,但總體方向沒有調整。
??二是行業規則正在重構。國有涉房企業成為增量項目主導力量,城市發展基金、房地產發展基金、REITS等直接投資將成為新生力量,中小房企以聯合共建方式發展,民營頭部房企則重新回到求生存狀態。一大批存量項目因其不確定性成為變量項目,整體呈現存量、變量、增量市場共存的狀態,行業發展的模式和生態正在重構。
??三是企業發展愈發夯實。藍綠雙城首倡的“共建”發展模式獲得各界深刻認同,逐步成為行業主流模式和綜合解決方案,同時“共建”的領域更加聚焦,內涵更加豐富,規則更加具象,落地更加扎實。
??中國房地產報:面對今年以來的新變化新形勢,藍綠雙城今年有哪些新思考,采取了哪些新策略去應對發展問題?
??曹舟南:藍綠雙城創立三年,正處于成長期,對于今年驟增的變量市場、今后變化的增量市場業務還處于摸索階段。今年以來主要做了以下六個方面的工作:
??在系統解決方案上,藍綠雙城確立資產管理人的角色,以資產投資人(央企、地方國企、金融機構等)為服務對象,推出“啄木鳥計劃”,面向存量、變量、增量市場,提供診斷咨詢、專業監管、管理置換、重組收購、開發運營等層層遞進的系統解決方案,優先保障購房者、地方政府、資產投資人、參建方、供應商等權益。
??在具體定位上,藍綠雙城2021年7月確立了“以資本共建為核心的中國房地產行業資產管理公司”定位,基于市場化規則與核心競爭力,為企業資產、城市資產提供資產管理綜合解決方案。
??在柔性架構上,公司組織機構形成“投資發展中心”和“大生產中心”兩大體系,其中“大生產中心”涵括設計、成本、營造、營銷、服務等,強化“前臺簽約落地”和“后臺生產銷售”的緊密銜接,特別是“以營銷為龍頭”,以市場定投放,以營銷定生產,提高市場反應速度和綜合能效。
??在限額設計上,按照“高品質”“高性價比”的原則,實施“限額設計”,結構性創新低密住區、高層住區、青創公寓、綜合社區、總部園區、綜合體、產業小鎮、新型社區等八大產品譜系,其中已形成全成本5000元/㎡高層住區和全成本8000元/㎡低密住區標準,并在新項目批量推行,在當前市場環境下重新爭取市場主動權。
??在共建師隊伍上,組建“共建師”隊伍,覆蓋金融、財務、法務、設計、營造、營銷、服務等專業,首批“共建師”超過100人,承接診斷咨詢、專業監管以及管理置換、重組收購等業務需要。
??在模塊化組合上,適應業務發展的需要,形成對應“物理產品”“服務產品”“科技產品”的產品模塊化和規劃、設計、成本、營造、營銷、服務的專業模塊化,更好地匹配市場需求、投資人需求。
??未來行業整頓態勢不會變
??中國房地產報:隨著房地產投資開發所需要的各種要素價格上升,企業的利潤越來越少,管理紅利被視為所有房地產企業經過大擴張之后面對的必答題,你們是怎么做的?
??曹舟南:一方面是投資功能讓渡,逐步使投資與開發相分離。投資端和開發端各自發揮自身核心競爭力,把主要投資功能讓渡于以國有為主體,央企、地方國企、金融機構以投資人身份入場,開發服務商以資產管理人的角色,依托開發能力、產品營造能力、服務能力、經營能力,作專業縱深發展,為投資人提供資產管理綜合解決方案。或者與投資人形成雙GP的結構,建立真正的“資本共建”模式。
??另一方面是區域協同發展,與深耕各區域的中小房企以更優的規則作聚合,推動實現“區域投資協同、區域市場協同、區域專業協同”,特別是營造、營銷、服務、持有物業經營等專業協同,優勢互補,打通產業資源、資金資源等,以“同行共建”的方式構建新的事業生態。
??中國房地產報:對明年房地產市場您有怎樣的判斷預測?
??曹舟南:有四點判斷:一是“行業整頓”的主基調在未來5年周期內不會調整,同時基于預控金融系統風險和地方財政壓力,階段性會有局部調緩;二是新增土地近40%用于公租房、保障性住房和共有產權房的建設;三是投資主體基本以國有為主導,城市發展基金、房地產發展基金、REITs等直接投資將成為新興力量,同時存在債務、管理等問題的存量項目繼續形成變量市場,存量、變量與增量市場共存;四是房價以箱體整理為主。
??中國房地產報:對于未來的房地產調控政策,您有何建議?
??曹舟南:在政策和導向方面有四點建議:
??一是堅決貫徹“房住不炒”定位和回歸居住屬性,從“大開發”轉向“大服務”,從“杠桿邏輯”轉向“實業邏輯”,圍繞客戶各項居住需求,更加重視與央企、地方國企、金融機構以及城市管理者、產業方、供應商的共建合作關系,尊重應有的開發秩序和開發周期,回歸到住房功能研發、科技創新、品質營造與服務提升。
??二是金融機構及投資人應更關注房地產企業的真實發展質量,客觀評價房地產項目的風險收益預期;在加強債權投資風控與監管的同時,擴大股權投資比例;積極引進專業第三方機構參與投前、投后全流程的共同評估與管理,以專業協同的方式防范與化解風險。
??三是房地產業務監管深化到專業監管、經營性監管,切實發揮項目“董監高”和資產管理人的監管作用,保證資金安全、有序開發、有質量交付。
??四是整體盤點存量項目,重新修正全景預期及開發節奏;果斷推進存量問題項目的管理置換和聯合重組;重新制定新增項目投資標準,共建投資聯盟。
央行行長潘功勝:穩妥化解大型房企債券違約風險
2023-10-23一視同仁支持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保持房地產融資平穩。土拍規則生變,或重回價高者得?
2023-10-20土拍規則調整順應市場變化,4城取消地價限制。最高發放3萬元!鄭州高新區發布多子女家庭購房補貼辦法
2023-10-20二孩家庭給予一次性2萬元/套的購房補貼;三孩家庭給予一次性3萬元/套的購房補貼。9月份鄭州商品房銷售8608套,銷售均價12304元/平方米
2023-10-20其中商品住宅銷售4961套,銷售面積60.02萬平方米,銷售均價11513元/平方米。9月房價:下跌態勢有所遏制,一線城市回穩趨勢明顯
2023-10-19政策效應開始顯現。南京出臺存量房交易資金監管新政
2023-10-19進一步激發存量房市場活力,保障存量房交易資金安全,維護買賣雙方合法權益。上海優化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套數認定標準
2023-10-19明確了首套住房和第二套改善型住房的認定。國家統計局:房地產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仍然有堅實的支撐
2023-10-18房地產的調整是有利于房地產向高質量發展方向轉型。
- 12:48
- 12:21
- 11:56
- 11:54
- 11:45
- 11:45
- 11:34
- 11:09
- 11:01
- 10:57
- 10:49
- 10:46
- 10:37
- 10:27
- 10:19
- 10:10
- 10:02
- 09:59
- 09:50
- 09:48
- 09:39
- 09:08
- 09:05
- 08:58
中國城市住房價格288指數
(2023-02)1571.9點
- 0.13%
- -0.91%
日期 | 指數 | 環比 | 同比 |
---|---|---|---|
2023.01 | 1569.9 | -0.97% | -0.14% |
2022.12 | 1572.1 | -0.92% | -0.11% |
2022.11 | 1573.9 | -0.12% | -1.08% |
2022.10 | 1575.8 | -0.20% | -1.01% |
2022.09 | 1579.0 | -0.02% | -0.87% |
2022.08 | 1579.3 | -0.04% | -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