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13 15:04:24來源:中房網
三、高鐵與返鄉養老置業
大城市的“鄉愁”
越是大都市,“外地人”越多。即使是在“北上廣”生活了幾十年,內心常常依然當自己是個過客。有一位網友就“到哪個城市養老好”這個話題如是說:“本人四川人,在廣東生活好久,還是思鄉心切,不能融入城市”。
在天涯社區以前就曾發生過一場爭論。網友們七嘴八舌推薦他們心中最適合養老的城市。這里既有大眾理想城市,如廈門、珠海、大連等,也有很多我們不熟悉的小城市,例如:廣東河源、四川西昌、浙江衢州等,他們流露出對家鄉的熱愛是一切其它城市不可替代的。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對我們來說,家鄉常常就是最好的。就像一位網友說的:“我覺得還是自己的家鄉最適合養老,那個地方的水土最養你,吃的菜也最合你的口味。”
葉落歸根,這句中國文化意味深厚的話,是對去哪里養老的經典闡述。“父母在,不遠游”,則是對中國傳統奉親養老的經典表達。但如果家鄉距離我們所謀生的都市實在太遠,那也就沒轍了。
但如果你很幸運,高鐵開通后,把你的家鄉拉近到了兩個小時車程,你的夢想就可以實現了。返鄉置業養老的機會也就來了。
重慶協信就打出了廣告:“回家了!/這里有媽媽煲好的湯/和孩子的笑聲”,喊出“協信•城立方,最佳返鄉置業樓盤”的口號,配合熱氣騰騰的飯桌圖片,大打溫情牌。我的幾位朋友則在老家即將開通高鐵的城市里買了房,供父母安度晚年,也算自己的一種投資。
父母養老的第一居所,自己的第二居所
返鄉置業,可能是給自己預備養老買的,但在現階段更常見的是子女為父母購買養老房。父母平時住,自己有空坐高鐵回家小住。因為返鄉置業養老的最大好處,是文化、方言、飲食、氣候、習俗、親友圈的熟悉。這對于我們長期生活在家鄉的父母來說,更為重要。
高鐵的開通,打消了一些家庭接父母到大城市養老的念頭,客觀上留住了家鄉的養老置業消費。一位同事給我講了他們家的一件趣事:父母要回天津老家,小兩口把老兩口送到南二環外的北京南站,依依不舍告別,囑咐老人:到家來個電話。然后小兩口坐車返回自己位于北五環外立水橋的家,還沒到家呢,就已經接到老兩口電話:我們到家了!
確實如此。北京城市大、交通擁堵嚴重,再加上房價高,五環外已經是現在的住宅開發主流。因此市內交通單程一小時很常見。而北京到天津的高鐵只需半小時,北京到山東德州的高鐵也只需一小時十幾分鐘。
返鄉置業,可能是在自己的家鄉城鎮,也可能是在家鄉文化圈中選擇一個最適合養老的城市。例如,當問起退休后去哪里養老,幾個山東人給我推薦了他們心目中的養老城市——山東的煙臺、威海、日照等。相近的地緣和文化圈,讓他們感覺更親切、更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