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7-15 10:21:11
7月14日,瑞銀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表示,內地房地產市場將面臨調整,為期至少需要2年,房價則難以評估。
據悉,目前房地產市場面對最大問題是供需失衡,因城鎮發展的剛性需求被高估,每年2,000萬新增城鎮人口中,40%來自本身城鎮的擴大,估計當中1/3人口并不需要住房,加上扣除流動人口,料每年城鎮發展僅需要300多萬套新房。
此外,理財產品、貨幣基金等金融產品的發展令投資渠道增加,加上房產稅、國外購房增加等,房地產的投資需求正在逐漸被弱化。根據她的預期,房地產市場下滑將拖累內地經濟下行,當中對重工業的影響尤其大,預期行業建設量每下降10%,將拖低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2.5個點。
瑞銀認為,中國經濟目前來看已經企穩,二、三季度環比增速較一季度將有明顯回升,但同比增速今年料逐季下滑,全年預計增速7.3%。
關于房地產政策,目前來看已經有個別城市開始放松房地產限購,這個政策不是全國性的,而且是比較低調的在進行。其他的政策包括可以降低首付,三四線城市提振房地產需求等。瑞銀判斷最可能實施的是加大戶籍制度改革,允許某些政府根據自己的情況有所放松,而全面放松限購和全面放松首付比例這樣的政策可能是會非常緩慢非常謹慎。
從供給方面來說,現在竣工的套數已經超過了實際的剛需,很多城市都有大量庫存。開發商和建設者需要調整他們新開工數量。房價可能會有一定黏性。中國居民覆蓋率并不高,很難出現像美國或其他國家房地產泡沫中 出現的拋售和棄房的現象。中國整個房地產的建設和施工量比較大,對重工業帶來的這種影響非常大。如果房地產建設量下行,對整個經濟的影響非常重大,整個施 工增長下行10%,對GDP增長的影響是下行兩點五,對行業和經濟的影響巨大。但這個影響有第二輪、第三輪的影響,目前房地產下行對經濟影響沒有完全暴露 下來,到今年四季度和明年下行壓力會更大。
2014年上半年樓市下行壓力明顯,很多機構和研究報告都在傳播中國房地產市場泡沫將要破滅、瀕臨崩盤的信息。但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否定了這一觀點,她日前在某高峰論壇上表示,中國房地產市場言崩盤還為時尚早,中國絕不可能出現美國、日本式的房地產泡沫破裂的情況,現在樓市僅僅是處于調整期。來源:觀點地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