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31 09:14:51
??【熱點聚焦】
??3月26日,中國銀保監會辦公廳、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聯合印發了《關于防止經營用途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領域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于2021年5月31日前完成排查工作,并加大對違規問題督促整改和處罰力度。
??【熱點評析】
??由于經營貸總體授信額度大,期限靈活,且利率成本低,只要個人名下有企業實體,就可以利用這個信貸資源,在調控前,不少銀行信貸從業人員在實操中也積極推廣經營貸進入樓市的業務。從本質上看,無論是直接還是間接用經營貸資金買房,都是對資金的錯配,屬于違規行為。如果說在市場行情低迷的時候,經營貸進入樓市還未引起監管層的關注,還能有一定的操作空間,甚至是政策寬松待遇,那么在一線城市出現房價暴漲,金融監管當局不斷警示房地產信貸風險是“灰犀牛”的當下,在中央認為大城市房價是個問題的時候,經營貸違規買房必然被推上風口浪尖,成為被重點整頓的領域。從近期的調控思路看,中央的政策步步不離資金監管,可以說管住了資金源頭,就是遏止住了房價上漲的關鍵要素。從“三道紅線”,銀行涉房信貸集中度監管,到土地出讓“兩集中”,再到中央三部委直接發文治理經營貸入樓市,房地產市場有望真正進入穩定發展軌道。
??《通知》多維度強化監管要求,打擊增量資金違規流入樓市
??《通知》提到七點要求,包括加強借款人資質核查,加強信貸需求審核,加強貸款期限管理,加強貸款抵押物管理,加強貸中貸后管理,加強銀行內部管理,加強中介機構管理,此次《通知》提出了多維度細節化的要求,操作性強。《通知》還特別強調,銀行業金融機構要進一步提升服務實體經濟效能,持續加大對經濟社會發展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發揮經營用途貸款支持實體經濟的積極作用。
??2020年在疫情的影響下,國家加大了對普惠小微金融的支持,當前,一些經營用途貸款被違規挪用于房地產領域,一定程度上擠占了實體經濟的信貸資源,影響了宏觀政策實施的效果。對居民個人來說,用經營性貸款購買住房,推高了杠桿率、負債率,一旦房地產市場或政策發生較大變化,還可能導致債務危機。對銀行而言,業務結構過度集中于房地產行業,既存在政策風險也存在信用風險。在此背景下,監管部門加強對房地產金融的管控,有利于維護房地產市場金融環境的穩定。此次《通知》提出,將企業和個人違規挪用經營用途貸款的相關行政處罰信息及時納入征信系統,有助于提高借款人挪用貸款用途的違規成本,從源頭上遏制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
??各地方陸續出臺金融監管政策
??房地產金融監管進一步加碼趨勢明顯。一線城市已相繼出臺相關監管規則,2021年1月,上海銀保監局發布上海地區房貸新政,對去年6月以來發放的消費類貸款、經營性貸款以及個人住房貸款全面自查;2月,北京銀保監局發布嚴查個人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的公告,廣東銀保監局下發《關于組織轄內銀行機構開展經營性貸款、個人消費貸款風險排查的通知》,嚴查經營貸流入樓市;3月12日深圳監管要求商業銀行自查2020年以來經營貸資金流向,且需穿透檢查。其他城市如杭州、西安、湖州等地進一步加強房地產開發貸款管理,杭州發布的《關于進一步規范房地產市場秩序的通知》,要求加強房地產開發貸款管理;西安則加強了對商品房預售資金的管理;湖州發布《關于進一步促進本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強化借款人資格和購房首付資金來源審查,嚴防消費貸款、經營性貸款等違規用于購房。
??一線城市嚴查經營貸,體現了當前房地產金融監管的積極性,在收回部分違規資金的同時,也給予了其他金融機構、城市以威懾,形成良好的環境導向。隨著一線城市對歷史違規資金的排查逐步推進,全國其他樓市過熱城市或將進行效仿。現階段,在多地已經采取自查的情況下,仍由銀保監會、住建部、和人民銀行共同發布《通知》,說明政策對于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樓市的重視,認為有必要出臺強力文件,圍堵資金違規繞道進入房地產市場,避免資金脫實向虛。
??(內容來源:中房研協測評研究中心)